桃園房價2025關鍵觀察:重劃區交屋潮湧現,空屋率成隱患

決策人生 說書系列開跑了!!

想在最短的時間內,累積自己在人生大事上(轉換跑道、買房,還是決定人生伴侶)的決策功力嗎?

讓神探 啦可一在【BookBook】說書給你聽!

認識更多

桃園市近年因重大建設題材與交通利多,加上相對雙北仍屬親民的房價,吸引大量雙北自住與投資族進場,房市熱度持續延燒。然而桃園市由於本身重劃區腹地極大,不同於其他縣市,因此交易比重常偏向預售與新成屋,因此要觀察當前桃園市的房價走勢,勢必得優先觀察近年來桃園市重劃區的交易情況,尤其近年來新案供給量龐大、建商推案積極。然而,在熱度背後,桃園房市已悄然浮現「供給過剩」的潛在風險,值得購屋族與投資人高度關注。

桃園重劃區遍地開花,推案量年年攀升

桃園市政府積極推動區域發展,從機場捷運開通、航空城計畫啟動、產業園區落腳,到青埔高鐵特區、A7合宜住宅、經國園區重劃,這些大型建設皆為房市注入強勁支撐。2023年,全市建照核發量高達3.6萬戶,創下十年新高,推案主力幾乎集中在重劃區。

以青埔為例,近年推案量連年攀升,預售與新成屋累計供給超過1萬戶;龜山A7區則因捷運機捷與合宜宅題材,吸引大量建商搶進,推案規模快速膨脹;中路與經國重劃區則主打中高總價產品,吸引換屋與首購族群。

但在這股建設紅利下,市場也逐漸累積潛在壓力,供需失衡的情況已悄然浮現。

桃園房價2024年總回顧

根據買房神探 BI資料顯示,桃園市自2022的平均房價為每坪26萬元直到2024Q4的每坪32萬元,漲幅近23%。隨著人口數自2013年約203萬人,持續增長至2025年Q1約234萬人,人口在這10年期間增長高達14%,同時設籍宅數也從原本2013Q1的58.9萬戶來到2024Q4的78.3萬戶,近10年的設籍宅數增長率達33%,代表著桃園市已非昔日阿蒙,房市需求不斷增加,更帶動了房價的上漲。

桃園市112Q1113Q4年增幅比例
桃園區26.263533.3%
中壢區25.453537.5%
平鎮區22.952613.3%
八德區25.43122%
楊梅區17.42438%
大溪區18.892111.1%
蘆竹區25.973223.2%
大園區23.173133.8%
龜山區27.934043%
龍潭區18.242220.6%
新屋區20.533151%
觀音區18.082327.2%

房市表面熱絡,實則暗藏供給過剩危機

雖然建商積極推案、民眾購屋興致高漲,但整體市場的銷售速度並未跟上新增供給的腳步。根據內政部2024年Q2調查,姑且先不看預售屋光是桃園市新成屋待售戶數已突破1.7萬戶,為歷年新高(年增近20%)。這不僅顯示出推案速度遠高於市場吸納能力,也意味著未來幾年房市將面臨明顯的去化壓力。

隱憂一:交屋高潮將至,空屋率持續升高

重劃區因建設進度與人口移入尚未穩定,高空屋率問題勢必成為重劃區的隱憂。以龜山A7重劃區為例,若從2020至2025年Q1,以龜山區戶政事務所的實際遷入人口數量新增近2萬人次來看,可喜的是該區已從偏遠一偶到具備一定人口基數。

龜山A7重劃區預售屋高峰集中於2023~2024年

然而重劃區的成熟度並非僅看人口的淨流入,而是必須進一步查看尚未開發土地比例及開發進程,從上圖龜山區預售銷售量可以窺見一二,真正的預售交易高峰實際落在2023~2024年之間,因此要到2026~2027年才是該重劃區要真正面對如此龐大交屋潮考驗的開始。

因此只要時間一到,可以預知的發展該區的空屋率勢必攀升,再加上由於該區目前主要的對外交通多數依賴主動線,人口一多交通必然打結,未來更勢必牽動到實際的人口的淨流入。

隱憂二:價格與購買力脫節,民眾負擔沉重

以A7為例,2020年至2024年期間,新成屋的房價已從每坪24萬一路飆升至41萬上下,至於預售屋新案從2025年近期甚至來到52萬的均價。雖然建設題材豐富,但區域內多屬首購與自住族群,平均家庭月收不到10萬元,實質購買力遠低於房價水準。這使得即使有青安貸款等政策加持,仍有大量年輕族群「看得到、買不起」。

當房價與實質收入持續脫鉤,短期內雖可能因市場氛圍支撐而維持高點,但中長期若購屋力持續疲弱,恐將引發價格修正壓力。

隱憂三:投資比重過高,市場波動風險擴大

重劃區初期開發往往吸引大量投資客搶進,尤其是桃園市的多數重劃區常挾帶著建設利多的訊息,因此自2020年後投資轉售交易熱絡。但自2021年房地合一稅2.0上路,短期轉售稅負加重,加上央行打炒房政策持續收緊,投資人轉趨保守,市場買氣逐步退燒。

目前許多建案雖已銷售,但實際為「轉手待出場」的戶別不在少數,一旦轉售困難,極可能導致二手市場壓力擴大,引發拋售潮,屆時對整體房價穩定性造成衝擊。

隱憂四:建商資金壓力增加,未來可能出現讓利潮

由於建商在重劃區大規模推案,多數以預售模式提前收現,但隨著去化變慢、完工時點集中,將出現資金回收延遲、貸款負擔加重的情形。部分中小型建商可能為求現金流,選擇讓利求售,導致市場價格出現鬆動,甚至帶動其他案場被迫跟進降價,擴大市場不穩定性。

重劃區供給過剩下的桃園市買房策略:穩健選擇、審慎評估

在桃園房市熱度仍高的情況下,並不代表不能進場,但必須建立在充分了解市場風險的前提上。對於有自住需求的購屋族,以下三項評估指標尤為關鍵:

評估項目說明
實際入住率觀察區域居住人口是否穩定成長,有助生活機能發展
建案集中度若單一區域同時有過多新案推出,未來去化壓力將上升
價格與所得比評估區域平均房價是否超出當地居民負擔能力,避免成為泡沫風險熱點

此外,具備生活機能、學區資源、交通便利等條件的成熟重劃區,仍具備穩定保值潛力。例如中路重劃區因鄰近桃園市區與交流道、生活機能較為到位,較其他新興重劃區更具支撐力。


在資訊愈來愈透明、房市波動頻繁的今天,購屋人不再只是依靠價格與地段做決定,更多的是希望能聽見專業意見、避開潛在風險。這樣的市場環境,也正讓房仲從傳統的「銷售角色」逐漸轉型為「顧問角色」,不僅要掌握區域趨勢,更要能夠提供個人化的購屋策略建議。


📊 當房仲不再只是業務員,你準備好成為專業顧問了嗎?

申請體驗【房產數據特派員】,用數據升級你的信任力!

認識更多


從桃園重劃區的供需結構、房價波動到政策風險,這些資訊不只是投資人與購屋者要懂,專業的房仲也必須具備宏觀視野與精準判斷力,才能在市場波動中成為客戶最值得信賴的導引者。


結語:外在環境加劇市場波動,桃園房價2025年更需審慎評估

除了本身供給過剩的內部結構性問題外,2025年房市還需面對更嚴峻的外部挑戰。其中最受矚目的,莫過於金管會啟動的第七波信用管制政策,進一步限縮投資性購屋貸款的成數與寬限期,不僅讓「多屋族」進場成本提高,也壓抑了短期轉手套利的操作空間,對以預售市場為主的桃園重劃區尤為不利。

另一方面,全球經濟也因中美貿易摩擦升溫、國際關稅不確定性持續加劇,導致出口導向型產業信心轉弱,間接影響科技業在桃園的擴廠與投資計畫,進而削弱區域就業與人口成長的支撐力。

在雙重壓力下,2025年桃園房價即便短期仍可維持高檔,但若未來購屋信心進一步轉弱,加上交屋潮釋出大量供給,勢必對房價形成實質壓力。建設題材雖強,但面對基本面修正與政策風險的夾擊,購屋者更應回歸理性,審慎挑選具長期價值的產品與地段,方能穩健布局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