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據諮詢服務】是甚麼?與房仲諮詢之間的3大差距?

【數據諮詢服務】等於康納曼口中的「系統二」

如若你對已故的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丹尼爾·康納曼(Daniel Kahneman)在《快思慢想》一書不陌生的話, 【數據諮詢服務】簡單的說,就是購屋者在面對複雜且多元交錯的訊息前,一個能輔助買房決策類似「系統二」的服務。


如果…買到房子,如同一對情侶最終走入婚姻

那為何有人最終會以離婚收場呢?

這其中到底少掉那些「關鍵拼圖」呢?

因為一旦忽略了中間的過程,

小心!!誤把房子「買到」當成是目標,

可能才是你人生噩夢的開始!!

了解更多

康納曼曾說過,由於系統二需要仔細思考,會相當消耗我們的精神,而且運行速度較慢,需要集中精神去控制,因此人腦一般傾向多用系統一,少用系統二。雖然系統一思考速度快而且耗能少,但有些時候系統一會不懂得處理。此外,系統一的思考很粗略,常只看表面,忽視細節,所以很容易讓我們陷入認知偏差的陷阱當中。

回頭來印證一般人在面對的購屋環境時,常會出現用直覺或是過去經驗來判斷該如何買房的結果,同時由於國人多數已經建立透過房仲來進行交易的習慣,諮詢房仲的經驗與看法,也成為一般購屋民眾「不拿白不拿」的心理認知,既然要付服務費給房仲,當然得盡量地問才是,但即便問了一堆,若自己沒有建立辨識優劣的基礎,無疑地把命運託給他人。(這其實也是系統一的行為反射)

與房仲諮詢之間的3大差距?

然而房仲業的生態是以「交易」作為生存的條件,對於無法直接換成業績的房屋諮詢而言,加上房仲進入門檻低導致良莠不齊,自然難以設身處地為不同的購屋者著想,因此藉此整理【數據諮詢服務】與一般常見房仲諮詢的差異,透過比較你可以進一步認識數據諮詢服務的特徵。

一 . 重視統計與驗證

該服務著重以數據統計的方式,來驗證個人買房決策的好壞,因此更重視真憑實據據而非一般房仲難以驗證的個人感覺或主觀經驗。

  二. 有利線索整理與蒐集

由於房市內各樣房子繁雜多樣,對於一般購屋者有如大海撈針,透過該服務可自上而下(top-down)與自下而上(bottom-up)方式,能有效針對特定特徵找出線索來,反觀房仲的諮詢較偏重於當下與物件的吻合度為主。

  三. 重視資產價值與流通性

可針對合理房價、市場競爭力及購屋時機等特定主題來進行資產價值與流通性的判讀,並提供辨識與觀察來輔助購屋者的決策品質,反觀房仲仍偏重於交易可能性的高低,畢竟交易過後就是銀貨兩訖了!房子是否買貴又或是日後賣不掉都是買方自己歡喜願意的,這天下本就沒有包生小孩的生意!

在台灣為何有那麼多人在買房子之後卻跌了一大跤呢?

真正的原因讓我們一起來深度剖析。

了解更多


你可能有興趣的文章:為何事前的【筆記整理】對買房決策事關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