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台灣,購買或出售房屋時,經常需要透過房仲公司來完成交易。對於買賣雙方來說,房屋仲介費是一筆不小的開支,若不是歷年來房價高漲,多數買賣雙方認為台灣房價只漲不跌的預期心理之下,抓大放小而蓋過了房仲服務費品質的問題。因此在本文中,我們除探討仲介費的計算標準及是否可以談判之外,更拉大視野從各國的房仲服務費當中,重新探討當前台灣房市所遭遇到的問題來做為借鏡。
當買房資訊滿天飛時,你是否也出現嚴重的「選擇障礙」呢?
然而更令人為難的是…
當你在面對人生重大決策時,身邊根本沒有一位「能夠一起商量與討論的對象」。 因此若你在購屋時也遭遇到相似的困境,歡迎進入。
仲介費的計算標準
根據內政部的規定,一般買賣房屋時,房仲公司向買賣雙方收取的仲介服務費用總額不得超過實際成交價的6%。目前在業界,普遍的收費規範是賣方支付4%的仲介費,買方支付2%的仲介費。
各大房仲公司的仲介費彈性
不同房仲公司的仲介費有一定的彈性,大型直營房仲店的仲介費較難談,而加盟店、小型或個人房仲公司的仲介費較有彈性。例如,永慶房屋和信義房屋等大型房仲公司,其仲介費相對固定,議價空間較小。相比之下,一些小型或個人房仲公司的仲介費可以透過談判獲得較低的費用。
仲介費可以談嗎?
答案是肯定的。仲介費並非固定不變,根據房屋所在地、房市狀況以及仲介公司的規模,仲介費都有一定的談判空間。以下是一些有效的談價策略:
1. 用實付概念談服務費
購屋者可以直接向房仲表明,購屋預算內已包含服務費。例如,如果購屋預算是800萬,告知房仲這筆預算內已包含服務費,這實際上是一種折價方式,避免購屋者額外支付服務費。
2. 選擇適當的時機談判
在房市淡季或月底,房仲業者因業績壓力,通常會更願意讓步。因此,在這些時機點進行談判,獲得較低仲介費的機會較大。
3. 選擇規模較小的房仲公司
大型房仲公司的仲介費較為固定,而小型或個人房仲公司的仲介費較有彈性。選擇這類房仲公司,可以增加談判成功的機會。
現有結構的問題
但請大家在冷靜想想,在上述這些現有的房市生態結構之下,與其去鑽研房仲服務費能否少收一些,倒不如試著回頭看看,當前各家房仲收費的背後是否真的合理?還是不管服務品質好壞,只會被台灣的房仲人員告知「抱歉!這項服務收費是政府規定滴!我們是依照規定辦事。」
各國房仲服務費詳細解析
我們先試著去看看各國房仲收費的現況,來打開我們的視野,否則就常被業者的「雞毛當令箭」給嚇大,而成為名副其實的井底之蛙。
美國
在美國,大多數州的房仲佣金在5~6%之間,但在房價較高的州如加州和麻薩諸塞州,佣金通常低於5%。這些佣金通常由賣方支付,然後分給買方的房仲。
法國
法國的房仲佣金範圍較大但平均通常落在5~6%。佣金由買賣雙方協商決定,但需要在廣告中明確標示佣金的支付方式和金額。
日本
日本的房仲佣金採用級距式定價,房價越高,佣金比例越低。具體來說,200萬日圓以下的部分收取5%的佣金,200萬至400萬日圓之間的部分收取4%,超過400萬日圓的部分收取3%。
新加坡
新加坡政府並未規定仲介費用,通常由賣方支付2%,買方支付1%。
泰國
在泰國,房仲佣金是銷售價格的3%,由賣方支付。曼谷的買方不需要支付任何仲介費。
中國
中國的仲介費用通常是2~3%,由買賣雙方共同負擔。隨著房市低迷,一些房仲公司已將費率下調至2%。
香港
香港的仲介費用為2%,買賣雙方各自支付1%。
韓國
韓國的房仲服務費採用級距式計算,最高為0.9%,最低為0.4%。具體比例取決於房屋價格的不同區間。
總結:台灣房市-欠缺配套下的風險
看過各國房仲服務費之後,你會感受到台灣的仲介費在全球範圍內落在偏高的等級,然而每個國家房仲收費無論高低,其背後必有特定的目的與國情典故。譬如各國均會視過往平日交易量的多寡來訂定其基準,但多數都會透過類似級距的做法來做市場調控,即便是在美國各州,都會有各自代表買賣雙方的經紀人機制來作為配套,讓房市維繫某種均衡態。(而這正是目前台灣所欠缺的!!)
令人憂慮的是台灣在政府雖在2000年頒布以成交價的6%服務費,以收費上限來框架整個市場的運作機制,但經營多年之下卻無新一輪的「配套方案」來優化房市以消弭市場新一輪所演進的亂象,再加上「大者恆大」的產業趨勢,市場資源逐漸落入少數大型企業手中,終將成為少數既得利益者說了才算的市場。
後續我們將進一步告訴大家在沒有「配套方案」,加上大型房地產企業環伺的背景下,台灣房市的未來將逐漸黯淡下去,這將嚴重影響整個房地產業的發展,更會影響多數人的生計。所以,只要你仍關心台灣房市下一代的發展,請關注我們進一步的剖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