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購買預售屋的過程中,合約書與契約條款是保障買方權益的關鍵文件。然而,許多建商在合約中加入不合理條款,容易引發糾紛,甚至損害消費者權益。因此,內政部針對預售屋買賣契約制定了相關規範,消費者需詳閱並了解,以免日後因不合理條款而陷入法律糾紛。
預售屋合約的常見問題與應對
1. 通知交屋期限
常見問題:
部分建商將「交屋前完成修繕」義務改為「交屋後保固責任」,同時降低延遲交屋的違約利息至日息萬分之二,藉此減輕違約責任。
內政部規範:
- 賣方應於交屋前完成修繕。
- 延遲交屋利息為日息萬分之五。
建議對策:
買方應確認合約明確記載交屋前修繕義務,並要求依規定日息萬分之五計算遲延利息。
當買房資訊滿天飛時,你是否也出現嚴重的「選擇障礙」呢?
然而更令人為難的是…
當你在面對人生重大決策時,身邊根本沒有一位「能夠一起商量與討論的對象」。 因此若你在購屋時也遭遇到相似的困境,歡迎進入。
2. 房地標示及停車位規格
常見問題:
建商未明確標註停車位高度、停車空間面積占共有部分總面積的比例,容易引發車位紛爭。
內政部規範:
- 停車位應列明長、寬、高及相關空間面積。
- 無獨立權狀的停車空間需註明占共有部分總面積比例。
建議對策:
買方應要求建商提供詳細的車位尺寸與比例,並確保條款內容符合規定。
3. 驗收與交屋保留款
常見問題:
- 建商將瓦斯內管、自來水管等費用轉嫁由買方支付。
- 將交屋保留款額度降至固定金額,如5萬元。
內政部規範:
- 管線費用應由賣方負擔。
- 交屋保留款應為房地總價的5%。
建議對策:
買方需核對條款,確認管線費用由建商支付,並確保保留款依總價5%計算。
4. 保固期限與範圍
常見問題:
- 建商縮短結構保固期限,甚至減列部分項目。
- 保固期限起算日提前至「取得使用執照日」,限制買方權益。
內政部規範:
- 保固期限自交屋日起算,結構保固為15年。
- 除非能證明可歸責於買方或不可抗力因素,賣方需負責。
建議對策:
買方應要求合約清楚記載保固期限及起算日,並對縮短保固項目或期限的條款提出異議。
5. 房地面積誤差與價款找補
常見問題:
- 建商明定「土地」或「停車位」面積誤差不予找補。
- 限制面積誤差需超過3%,買方才能解除契約。
內政部規範:
- 面積不足部分由建商全額找補,超過部分則買方只需找補2%。
- 若誤差超過3%(無論多或少),買方得解除契約。
建議對策:
買方需仔細核對面積計算,並確保合約遵循內政部規定。
內政部版契約的重要性
內政部特別提供了標準版的預售屋買賣定型化契約書,買方可善加利用,避免落入不合理的條款陷阱。若發現建商提供的契約違反規定,可向直轄市或縣(市)政府檢舉,並依消費者保護法第17條主張無效。
建議:
購屋前,消費者應多參考內政部的不動產資訊平台,下載最新的標準契約書範本,並於簽約前尋求專業法律諮詢。
表格:建商常見手法與內政部規定比較
項次 | 項目 | 建商常見手法 | 內政部規定 |
---|---|---|---|
1 | 通知交屋期限 | 1. 改為交屋後修繕 2. 違約利息降為萬分之二 | 1. 交屋前完成修繕 2. 違約利息為萬分之五 |
2 | 房地標示與停車位規格 | 1. 未列明停車位高度 2. 未註明共有部分比例 | 1. 列明停車位長、寬、高 2. 註明共有部分比例 |
3 | 驗收與保留款 | 1. 費用轉嫁買方 2. 保留款降至5萬元 | 1. 費用由建商負擔 2. 保留款為總價5% |
4 | 保固期限與範圍 | 1. 縮短保固時間 2. 限制可歸責於賣方的範圍 | 1. 保固自交屋日起算 2. 結構保固15年 |
5 | 房地面積誤差與價款找補 | 1. 不找補土地或停車位誤差 2. 誤差需超3%才能解約 | 1. 不足部分全額找補 2. 誤差超過3%可解約 |
結論
購買預售屋時,合約書與契約條款是消費者的重要保障。內政部的規範提供了清晰的標準,消費者需細心檢視合約內容,確保自身權益不受損害。此外,善用內政部的標準契約範本,並在簽約前尋求法律專業意見或是客觀的第三方尋求專業諮詢,將有效降低潛在糾紛與損失風險。(買房神探BI 推出「購買預售屋 第三方諮詢服務」,有需求者歡迎進一步洽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