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會房價下跌嗎?而未來10年房市趨勢又該何去何從呢?

2025年已經來臨,許多人關心房價的走向,特別是有購屋計畫或投資房地產的人士。隨著央行打房政策、經濟環境變化,以及少子化趨勢加劇,許多民眾開始思考:「2025年房價會跌嗎?」本篇文章將整理專家觀點,探討台灣房市的未來趨勢,並預測10年後房價的可能走勢。


一、2025年房價走勢分析:買氣降、價緩修,但不會崩盤

1. 市場買氣下滑,房價修正但不大跌

房市專家顏炳立認為,2025年房價將呈現「買氣下降、價格緩修」的狀況,市場雖然趨於冷卻,但仍然「有溫度」,不會全面崩盤。

永慶房屋業務總經理葉凌棋則指出,2025年房市受到「經濟情勢、房市政策、兩岸關係、地緣衝突」四大因素影響,房價雖有可能修正,但只會限於特定區域與個案,不會全面性下跌。他強調:「期待房價下跌兩成是不可能的事。」

2. 銀行限貸政策影響,投資客退場

2024年房市因政府補貼與低利率資金湧入,推動了一波短期買盤。然而,隨著央行限貸政策收緊,貸款利率提高,建商逐步將購房壓力轉嫁給買方,導致許多購房者因貸款條件變嚴而放棄購買。這使得2025年市場成交量大幅萎縮,房價難以大漲。

根據不動產聯盟總會的預測,2025年房市將維持「價穩量縮」的格局,全年交易量將回落至27.8萬至28.8萬棟,較2024年減少18%至21%,為近七年來最低水準。


🏡 買房前,你想清楚了嗎?


房價變動、貸款壓力、日後賣房不易……這些問題可能比你想像中更現實。別讓衝動決定影響未來,掌握關鍵數據,才能買得安心、住得放心。 點擊了解如何做出正確選擇!

點擊了解更多


二、台灣房價會崩盤嗎?下跌兩成的可能性如何?

許多人擔心台灣房價是否會「崩盤」,甚至跌幅超過兩成以上。然而,專家普遍認為這種情況不太可能發生,但第一階段至少兩成是有機會的,當然這會牽涉到下跌修正的時間會有多久,若修正時間越長,則越容易形成緩跌,因此台灣房市將會走向雞肋的趨勢,同時得小心選擇物件,否則極易走到有行無市的陷阱當中,在此整理出主要有以下幾個原因:

1. 供給量縮,房價下跌有限

目前台灣的建案供給量相對受限,且人口均往都會區移動,加上老宅問題日益嚴重,且都市更新與重建速度緩慢,導致市場上的新供給不足。在這種情況下,房價即便面臨市場修正,仍不至於出現劇烈崩跌。

2. 剛需雖在,僅剩不滅而已

即使買氣下降,但剛性需求仍然存在,例如新婚族、換屋族與長期置產者仍會進場購屋。此外,由於小宅化趨勢讓家戶數的增加以及部分區域的舊換新居住需求,使得房價具備一定支撐力。但僅僅止於此的剛需能否支撐區域的供給,若再加上高基期的房價及房貸利率背景,這微妙的平衡是否能被打破而向下修正呢?而2025年正在醞釀這樣的氛圍。

3. 金融體系穩定,房價下跌將更有底氣

房價若下跌兩成,銀行資產雖遭受部分影響,但由於當前央行的金融控管極佳,因此問題勢必在房價下跌過程中得到緩解。再加上這些年除了新青安該波漲勢造成影響之外,其餘時段的漲幅並無對應的交易量能來帶動,因此,目前政府與金融機構已經採取適當措施避免金融機構陷入危機的背景下,至少為日後房價下跌兩成打下十足的底氣。


三、2025年房市預測:哪些區域可能房價下跌?

雖然專家普遍認為2025年房價不會大跌,但不同區域的房市表現仍有差異。以下為可能的趨勢:

1. 剛需區域房價仍具支撐力

如北市精華區、新北蛋黃區、台中七期、高雄美術館特區等地,因交通便利、生活機能完善,剛性需求較強,預計房價跌幅較小,僅約5%至7%。

2. 投機炒作區房價修正幅度較大

部分過度投機炒作的區域,如重劃區與遠離市中心的蛋白區,由於過往漲幅過於輕浮,將導致預計跌幅更為大,跌幅至少約達15%至20%。

3. 預售市場降溫,新成屋房價備受考驗

隨著預售屋市場投資買盤減少,預售屋價格可能會面臨較大修正。而近3年即已完工的新成屋逾40萬戶,同時由於產品本身公設高加上偏向2房小宅化產品,因此只要本波平轉潮無法順利進行,新成屋房價向下修正的壓力將更加嚴峻。


四、未來10年房價趨勢:長期上漲還是進入下跌循環?

1. 台灣房價未來10年可能怎麼走?

針對「預測10年後房價」的問題,不同專家有不同看法。即便面對未來幾年房價相當明顯的向下修正趨勢(短期趨勢),然而部分認為房價長期仍將緩步上漲(中期趨勢),但也有專家警告,若少子化趨勢持續發酵,可能會影響未來房市需求(長期趨勢)。因此一般民眾得先定位自身的購屋動機為何?加上多數人的房產習慣以中長期自用持有為主,面對近期購屋的民眾而言,即便整體房價在中期趨勢當中緩步上漲,但仍得預防在長期趨勢下台灣房市走入”有行無市”的困境當中,因此更得把關短期趨勢當下的房價取得成本與房子本身的市場競爭力,切勿輕信”隨便買隨便賺”的市場謠言,否則將成為”好的不靈,壞的靈”的房市受害者。

2. 少子化與高齡化影響房價

台灣少子化問題日益嚴重,若未來購屋需求下降,而空屋供給增加,可能導致房價逐步下修。然而,短期內台灣仍有一定程度的剛需支撐(小宅人口趨勢+舊屋換新),因此預計未來10年房價可能呈現「區域分化」的現象,即核心區域穩定、蛋白區修正。

3. 2041年後房市可能進入長期空頭?

部分房市研究學者認為,台灣房市可能在2041年後進入長期空頭,類似於日本的房價走勢。然而,在此之前,房價仍有可能因通膨與市場需求而持續上漲。故總結台灣房市的趨勢發展為短空中多長空的格局。


五、2025年購房建議:買房還是等?

1. 2025年適合進場購屋嗎?

若是迫切的自住需求,目前仍可根據「地段、環境、可及性」來挑選合適物件,畢竟長期來看,房價仍具有一定支撐力,但前提是房子得選對,房價也得必須有市場競爭力,否則日後極容易受到有行無市的反撲。但若無迫切需求,2025年則建議暫緩購屋,並等候局勢明朗之後再行進場購屋,同時應慎選區域,避免買入投機性過高的重劃區,以免未來價格回檔。

2. 2025年適合觀望嗎?

由於目前房價下跌預期在剛開始正式起步,且房價仍處於高基期當中尚未鬆動,故可選擇觀望一段時間,等待市場修正。但若是剛性需求,如結婚、生子等,則可以試算該區域租屋成本及購屋成本之間的落差多大,經買房神探多方區域抽樣統計試算之後,許多地區的買房優勢已經遠不如租屋的選擇,因此切記勿盲目迷信”租不如買”的謠言,此一時彼一時並保持理性,選擇以租代買不見得不是2025年的最佳房市的因應策略。

決策人生 說書系列開跑了!!

想在最短的時間內,累積自己在人生大事上(轉換跑道、買房,還是決定人生伴侶)的決策功力嗎?

讓神探 啦可一在【BookBook】說書給你聽!

認識更多



六、結論:2025年房價雖不會大跌,但卻為下跌埋下伏筆

平心而論,若從2025年短期的視角來觀察台灣房價雖不會大跌,但市場將進入「價不穩量更縮」的格局中。房市將回歸理性,勢必重新檢視前一波動輒胡亂來的漲幅,也由於投機買盤歸零,剛需購屋者更會關注物件本身的價值,因此不會有市場巨幅的波動,反而首要該關注的是區域內房價倒掛的局勢是否出現,因此台灣房市將正式走入溫水煮青蛙的狀態中。

對於未來10年房價的走勢,市場仍存在不確定性,特別是少子化、限貸等經濟政策等因素的衝擊,雖然近年被小宅化、通膨及老宅換新等需求給沖淡掉,勢必影響房價的長期供需發展。因此,對於購屋者而言,關鍵仍在於選擇地段佳、需求穩定的房產,才能確保資產保值與增值,然而道理人人都懂,但由於符合門檻的難度將越墊越高,因此能真正抓準時機並且知道該如何應對,而不會受外在謠言所影響的又僅剩下多少人呢?